欧亿体育娱乐|青训体系再结硕果,U17足球小将闪耀国际赛场
2025-09-15 19:20:07
在刚刚结束的U17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中,中国U17男足以3胜1平的不败战绩夺得亚军,创造了近年来该年龄段球队在国际赛事中的最佳成绩,这支以国内青训体系培养的球员为班底的队伍,凭借出色的团队配合和个人技术赢得了广泛赞誉,赛后,主教练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这支球队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国内青训体系多年深耕的必然结果。”
青训体系改革初见成效
近年来,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经历了从“重成绩”到“重基础”的转型,中国足协在2015年推出的“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划”中明确提出,要建立覆盖全国、科学系统的青训网络,并引入欧洲先进的青训理念,经过近十年的努力,这一体系逐渐显现出成效。
以本次U17国少队为例,队中90%的球员来自国内职业俱乐部的青训梯队,其余球员则出自校园足球和业余体校,这些球员从8-10岁起便接受系统化训练,技术功底扎实,战术理解能力突出,与以往“拔苗助长”式的培养模式不同,如今的青训更注重球员的全面发展,包括技术、心理、文化教育等多方面。
俱乐部青训成中流砥柱
在国内青训体系中,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建设扮演了核心角色,以山东泰山、上海申花、广州恒大等俱乐部为例,这些球队不仅建立了U8至U19的完整梯队,还配备了专业的教练团队和数据分析系统,山东泰山青训总监王瑞表示欧亿体育:“我们从选材到培养都有一套科学标准,不再单纯依赖身体条件,而是更看重球员的球商和潜力。”
本次U17国少队的核心球员张宇轩便是山东泰山青训的产物,他在比赛中贡献了2球3助攻,展现了出色的盘带和传球视野,张宇轩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感慨:“孩子从8岁进入泰山梯队,每周训练5天,文化课也没落下,现在的青训更系统,家长也更放心。”
校园足球补充人才库
除了职业俱乐部梯队,校园足球也成为青训体系的重要补充,教育部联合中国足协推出的“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计划,目前已覆盖全国3万余所中小学,这些学校不仅开设专业足球课程,还定期组织区域性联赛,为有潜力的孩子提供展示平台。
本次U17队中的中场球员陈子豪便来自成都某重点中学,他的教练刘强介绍:“子豪从小学开始踢球,文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校园足球给了他兼顾学业和梦想的机会。”这种“体教结合”的模式,正在打破传统体校“唯成绩论”的局限。
国际交流提升竞争力
为弥补国内青训在比赛经验上的不足,中国足协近年来大力推动青少年球队“走出去”,本次U17国少队在参赛前,曾赴德国、西班牙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拉练,与多支欧洲同龄球队交手,队长李昊表示:“和高水平球队比赛让我们意识到差距,但也学到了如何用脑子踢球。”
多家俱乐部还与欧洲青训机构合作,引入外籍教练,上海申花青训营的西班牙技术总监卡洛斯认为:“中国孩子不缺天赋,但需要更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更多的比赛机会。”
未来挑战仍存
尽管成绩可喜,但青训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,基层教练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,部分地区的青训投入仍显薄弱,导致人才流失,如何让优秀青少年球员顺利过渡到职业联赛,避免“伤仲永”现象,也是亟待破解的课题。
中国足协青训部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完善区域性青训中心建设,并推动职业俱乐部与校园足球的资源共享。“我们希望通过10年努力,让青训体系真正成为国家足球发展的基石。”
U17国少队的亮眼表现,为中国足球的青训改革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从俱乐部梯队到校园足球,从国内深耕到国际交流,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正在结出硕果,尽管前路漫漫,但坚持科学化、系统化的青训道路,无疑是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所在。